查看原文
其他

我是怎样给西扎的建筑作品做照明设计的?

方方 云知光 2022-07-28

编辑手记:

上周,方方老师给我们带来了网易严选首家线下店的探店直播《 网易严选首家线下店落地杭州,照明设计配得上它的“爆品”吗?,这周方方老师继续带我们直播探访了国际设计艺术博物馆,这是由国际建筑大师阿尔瓦罗•西扎主持设计的建筑作品,由方方老师带领团队完成其室内照明设计。下面由方方老师带来详细的讲解。剧透一下,今天的第三条是方方老师团队的招聘哦,“方粉”赶紧去看啦!


方方

高级照明设计师

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

擅长建筑类、景观类、室内照明设计

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光环境院第三研究所 所长


在中国美术学院建校90周年之际,著名的葡萄牙建筑师阿尔瓦罗-西扎的作品——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China design museum)同时揭开帷幕,伴随着开馆展与观众见面,诸多网红前来打卡,一时间香风四起,欢乐无匹。但是作为参建方之一的我们,更关注的则是项目本身的意义,之所以选择在尘埃落定之后整理分享这个项目,也是为了三省吾身,鉴往知来。


▲最喜欢的一张照片开篇,竣工效果


因为天生的行业特性,在完成的建筑中,我理解的灯光设计的角色是保证功能的同时锦上添花,而不能强行标榜自己为主角。西扎又以建筑用光的出神入化驰名于世,于是我们拿到项目后,首先做的就是尽可能地了解背景、了解大师、了解项目——以及了解配合方的工作方式,其后我们还安排了相关人员去参观境外的西扎已完成作品。因此,设计费多少变成最不重要的事情,有意思的项目这么少,每个都值得好好尊重对待。


西扎的作品,简单到极致,却又充满质感,天光和人工模拟光在其中作为建筑的另一种表情,他力图用简洁的形式表现建筑内在的丰富性,基于重视细部、重视建筑与人的亲和性基础之上的对建筑“简约”的追求。在他的作品中,我们看到大量从顶面倾斜而下的光线,在比较新的作品中,光线的模拟还结合了天花回光槽节点的深浅大小做了变化,使得形式更加丰富


因为恐怕自己理解得不够深入,这种细腻的表达迫使我们为了这个项目包括厕所在内都全部建立了完整模型。我们重视建筑师对空间角度的理解,加入照明的解读,譬如端头的照明处理,需要更加丰富它的空间层次。


▲竣工效果


而在天光展厅中,我们还根据经纬度做了天光的模拟。


▲大厅布灯概念图


▲大厅灯光模型


▲大厅完工照片


▲天光展厅的几种灯光模型


▲天光展厅的日光模型


天光展厅完工照片


在历史作品的考察中我们发现一些作品的被展览面效果比较理想。而另一些比较早的作品受制于早期设备的能力,能效低,显色性差,所以我们实际参观看到的展览类空间,感觉上都是比较阴沉晦暗的,这当然也与间接手法导致的低对比度有关系。对比度对视觉效果的影响非常关键,对比度越大,图像越清晰醒目,色彩艳丽;而对比度小,则反之。高对比度对于图像的清晰度、细节表现、灰度层次表现都有很大帮助。


▲韩国模仿博物馆,其实实际效果很晦暗,且对比度过高,炫光强烈


幸运的是,当下 LED 技术的大爆发,使得在2017年我们开始设计时,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工程产品来支持形式的完善。


照明设计介入之时,展览的内容和方案还没有决定,我们只模糊知道是作为收藏包豪斯作品的永久性展馆。


第一次的汇报,我们考虑完空间的特性后,向卡洛斯先生(西扎的合伙人)建议了考虑后期展览的几种形式,包括结合了线性光的墙面直接布光,和点状的墙面直接布光,但是都被委婉拒绝了,这种“简洁的丰富”,使得建筑师拒绝外来的一切干扰,光线的神秘性在他们看来十分重要,这种简单到极致的形式感,是我们以前从来没有碰到过的。


▲线型洗墙照明模拟


▲点光源洗墙照明模拟


▲传统的重点照明模拟


▲竣工的展厅效果,墙面1700mm高度照度为180-220lx,可调光


在1919年的《包豪斯宣言》里中有这样一句:一切创造活动的终极目标就是建筑。百年来,西扎的风格可能是当下最适合存放包豪斯作品的作品。包豪斯是一种思潮,而并非完整意义上的风格。


在设计理论上,包豪斯提出了三个基本观点:

①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

②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

③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


这与西扎的“乡土情节”、“尊重环境”和“极简主义”,它们一起,代表了人类在彷徨无定时代之间的选择,是人类自我蜕变发展的标志。包豪斯的工业作品简洁、实用,注重材料、结构和肌理的表达,全方位的观察角度无疑更加适合,与国内当下流行的固定式且单向化陈列方式相比,我们被引导向考虑另一种形式的展览——简单、流动,无包装的,是材料和形式的直接观察和表达。


▲竣工的展厅效果


▲竣工的展厅效果


中国人的审美一直是趋于平面化的,比如国画的表达,光线在其中是不存在的。而立体化的手法,比如明清后期受郎世宁等人影响的画作向来被摒弃为“雕琢、匠气”,文人们爱的是八大的桀骜孤寂,或是文征明的情趣盎然。有意思的是造园艺术讲究的却是“人入景中,移步换景”,这种二维的表达被揉入三维的场景的方式,反而是惊喜连连,而因生活风范而独特形成的艺术形式,成为后世宝贵的艺术财富。


▲文征明(东瓶别墅图)


西方绘画对于光线的觉醒,也是晚至17世纪,意大利画家卡拉瓦乔打破之前油画中有序和谐的光感效果,强化明暗对比,以暗衬明,使画面光线耀眼。荷兰画家伦勃朗的作品,更是把这种手法推向高潮,《夜巡》中人物大面积处在暗块的笼罩中,唯面部神情、手部等显出鲜明的轮廓,使画面厚重深邃,这种欲扬先抑的手法,至今还沿用在我们的绘画和陈列手法上。而这些,都是二维层次的观察和总结。


雕塑家贾科梅蒂的几次展览,策展方都不约而同的使用均匀散漫的光线,这些作品郁郁寡欢,携带疼痛孤绝的语言,在空间中的挤压和扭曲反而更加彰显张力,贾科梅蒂称之为 “修剪去空间的脂肪”,但当他的作品处于空间之中,仿佛在与空间交谈,追问文明的终极去向和现实认知的本质。



所以,当建筑方要求我们不做任何重点照明的设计时,我想,为什么不呢?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思考。展品不是陈列布置与空间中,而是自然生长其中的关系怎么样?


所以从那个时候起,我们的工作重点就在于如何充分尊重建筑的特性,拒绝一切人工形式的干扰。把重心放在直接照明的线性灯带和间接照明的灯槽,以及灯光的智能控制方面。而不再考虑任何可能能看见光源的直接照明方式。


▲竣工的展厅效果


▲竣工的展厅效果


第二次以后的汇报,我们提供了更多关于技术方面的参考和计算资料,和建筑师一起,深化了灯具设备的安装节点、位置,以及和风口等衔接的方式,建筑师也更多地采纳了我们的建议,修改了部分线性灯的位置和 G 型灯槽的节点等,使经过计算的空间,更适合展览。虽然无法使用传统意义上的直接照明,但是墙面的照度均匀度对比度,都在设想的范围内。


▲竣工的展厅效果


▲竣工的展厅效果


▲竣工的展厅效果


▲竣工的展厅效果


确定了执行的方向,一切看起来朝着最大可期望的未来发展。但是工程的实施阶段,遇到了很多以前没有碰到过的难题:倾斜角度的屋顶嵌装无缝拼接的线性灯具,让施工人员苦不堪言,还要结合空调出风口造型。大功率的线条灯在槽内的位置必须纹丝合缝,否则就不能达到完美的光倾斜而下的效果。可以说,越简单的手法越考验掌控全局的能力和处理技巧。期间种种困难不必细说,而好项目就是有这种魅力——无须扬鞭自奋蹄。



需要说明的是,开馆后的展陈灯光我们没有争取到设计权,展览方式中照明的表达,更多使用了传统的手法——照亮它,作为某一个点。


后来的展览用灯方式


所以展陈虽然用了非常昂贵的照明设备,但是顶面直接开孔甚至破坏反光灯槽的方式,对西扎建筑的精神做出了破坏,原计划徜徉其中的展览体验也被割裂,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在我们看来对结构当年的那些小心翼翼都变成如今的无可奈何。幸而高质量的展览策划让它成为最近的打卡圣地,一些小遗憾不能阻碍它成为一座伟大的建筑作品。


项目名称:中国国际设计艺术博物馆

项目地址:中国美术学院

项目面积:16700平米

照明设计:方方,易宗辉

建筑设计:阿尔瓦罗·西扎,卡洛斯·卡斯塔涅拉

         中国美术学院风景艺术设计院

照明工程:杭州东昊照明工程有限公司

撰文:方方

摄影:雷徐君


作者|方方

内容来源|云知光照明微课堂

如需转载,请后台留下公众号和微信号

投稿/合作|media@elicht.cn


-END-




给我【好看】

你也越好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